今日聚焦!郭都民的“另一桶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花椒一收,韓城的農民基本上就進入了農閑期。但10月16日,記者前往韓城市芝陽鎮梯臘川村采訪時,村民郭都民正在地里忙碌著。
一個多月前,花椒就摘完了,地里還有啥活讓他忙呢?記者走近一看,原來他正在給蘋果樹修剪枝條。一連幾天,郭都民天不亮就到地里,一直干到天黑。他說:“前段時間剛給蘋果套完袋,現在趁著還沒摘果,逮空把果樹上的雜枝剪一剪。不剪,會影響來年的收成呢。”
梯臘川村是韓城有名的“椒鄉”,家家戶戶都種花椒,多則上百畝,少則四五畝。郭都民是名普通的花椒種植戶,種了13畝花椒。“別小看這13畝花椒,這可是我的‘搖錢樹’,是我家的‘大靠山’。前些年我恰好遇到了花椒價格的‘黃金期’,僅種花椒,我每年的收入就達到20萬元,不僅給兒子買了車,還在城里全款買了房,日子過得別提有多滋潤了。” 郭都民邊回憶邊說。
“郭都民是種花椒的一把好手,他種的花椒,不光產量高,品質也很好,賣出的價格總是比別人高。”在村支書郭伍林眼里,郭都民能把日子過到“人前頭”,沒有啥訣竅,就是花椒種得好。
沒種花椒前,郭都民算是村里有名的“窮家戶”,守著一個院子一孔窯過日子。后來,郭都民跟著鄉親們一塊試著種花椒。花椒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它自帶的揮發油和麻味素,可讓人留下味覺記憶,從而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剛需”,所以市場行情一直不錯。郭都民家的花椒地,從一開始的半畝園子,一點一點地擴大到了10多畝。他的日子也隨著花椒收入的增加越過越好。“芝麻開花節節高”。他不光搬出了窯洞,還蓋起了足足有12間房的四合院。
可是,這兩年的花椒行情有點波動,價格有所回調。郭都民為了彌補市場帶來的損失,腦子一轉,在繼續經營花椒產業的同時,騰出了2畝地,種了蘋果樹,而且在果園里套種了蔬菜。在地頭,郭都民一邊打理著蘋果樹,一邊向記者解釋,他這樣做,就叫“東方不亮西方亮”“天有一虧人有一補”。花椒造成的“虧空”,他就用蘋果和蔬菜來“填平”。
對郭都民來說,種花椒他得心應手,算是行家里手,但是說到種蘋果,他顯然是個生手。為了種好蘋果和蔬菜,郭都民下了不少功夫。他專門跑到白水縣拜師,學習蘋果栽培技術,同時向菜農和專家討教種菜技術。經過苦心鉆研,郭都民終于把蘋果、蔬菜這兩個“副業”經營得紅紅火火。“現在,我在花椒之外,找到了‘另一桶金’——賣蘋果、賣蔬菜。”郭都民說。
“我算了一筆賬,今年花椒的收入是7萬元,蘋果和蔬菜的收入是5萬元。加到一起,比去年多了2萬元。”郭都民說,他一高興,在今年的楊凌農高會上花了5000余元買了一臺除草機,準備在冬閑期間,好好把花椒園和蘋果園打理一番。(記者 馬騰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