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儲菜采收忙 “菜籃子”拎得穩
連線主持人: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夏青
眼下,天山南北的冬儲菜陸續開始采收,各地根據冬儲菜耐儲存、易周轉等特點,開啟大白菜、洋蔥、馬鈴薯、大蔥等蔬菜的“冬藏”模式。讓我們連線各地看一看當地是如何進行冬儲菜采收、儲藏的。
喜獲豐收
【資料圖】
連線人:烏蘇市融媒體中心 張軍 孫同國
眼下,正是蔬菜豐收的季節,烏蘇市3000多畝大白菜、蘿卜、大蔥等冬儲菜大量上市。
10月7日,在烏蘇市八十四戶鄉五道橋村民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菜農正忙著將剛收獲的大蔥裝車,運往批發市場銷售。
今年,該合作社的2000多畝土地,全年種植三茬蔬菜,可收獲蔬菜2萬余噸,其中,冬儲蔬菜達5000余噸。合作社負責人徐敏軍說:“目前,冬菜產量不錯,種菜收益可觀。”
從7月中旬開始,烏蘇市農業農村局就組織農技、植保等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蔬菜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培訓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種植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冬儲蔬菜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烏蘇市結合區位優勢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冬儲蔬菜種植,將3000多畝冬儲蔬菜地壓茬種植,實現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助力村民實現多渠道增收。
陸續入庫
連線人: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 董世菊
“首批冬儲菜是9月20日開始入庫的。”10月8日,阿勒泰市鑄金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超然說。
來到阿勒泰市占地約2000平方米的農產品倉儲物流基地,各類蔬菜在5座保鮮庫里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天有專人負責查看庫里的溫度、做好記錄,對冬儲的蔬菜進行管理。
為做好冬季蔬菜儲備,確保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9月中旬,阿勒泰市開始規劃冬季蔬菜儲備工作。目前,該儲備庫已儲存馬鈴薯、紅心蘿卜、青蘿卜等多種蔬菜130噸。
為全面提升當地蔬菜供給保障能力,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吃到質優價廉的蔬菜,阿勒泰市依托吉林省援疆資金,在拉斯特鄉建設了生態農業種植園,投建35座新型節能日光溫室大棚。溫室大棚內種植有葫蘆瓜、辣椒、黃瓜等蔬菜,預計今年年底蔬菜產量100噸左右。
近年來,阿勒泰市冬季蔬菜儲備工作日趨完善,已形成了種植、儲備、供銷的良好發展態勢。
阿勒泰市鑄金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世強說:“今年,我們計劃儲備冬季蔬菜600噸,將全力保障阿勒泰市各族群眾在冬春季吃到價格合理、質量放心的蔬菜。”
窖藏有方
連線人: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 張婧
10月11日,拜城縣大橋鄉阿熱恰特村村民阿力木·買買提正忙著修繕自家80平方米的菜窖,窖內的白菜、馬鈴薯、蘿卜已堆得滿滿當當。
“房前屋后合計種有1畝白菜,賣了一半,收入1000元左右,剩余的白菜全部放在菜窖里。”阿力木說。
秋冬季蔬菜通過菜窖儲存能夠有效延長保存時間、賣出好價錢,阿熱恰特村上百戶村民近期對自家菜窖進行了修繕。
“我們鼓勵農戶科學建菜窖、修菜窖,蔬菜采收后按訂單銷售一部分,再儲存一部分。”大橋鄉鄉長艾山江·吐尼亞孜說。
今年以來,拜城縣大力開展存儲菜窖和冷庫建設,投入資金5000萬元新建冷鏈倉儲物流設施,讓冬儲菜附加值穩定增長。目前,全縣落實冬儲蔬菜5.1萬畝,預計總產量14萬噸以上,全縣建成農戶菜窖2.45萬座、村集體集中菜窖170座,全縣倉儲能力達8萬噸以上。
“收獲蘿卜時要把葉、梗掰掉,儲存時將葉連同頂部切除,以免在儲存中出芽消耗水分和養分。”阿克蘇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員葉新華說。
眼下,阿克蘇地區各地相關部門組織農技人員就大白菜、青蘿卜、胡蘿卜等冬儲類蔬菜,按作物品種、栽培時間、儲藏室規格等,教授農民冬季蔬菜儲存要領。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積極出臺扶持冬儲菜種植、儲存的相關政策,保障冬儲菜種植用水、用電充足,確保冬儲菜順利采收。”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林輝說。
訂單助力
連線人:昭蘇縣融媒體中心 余碧江 李仁連
10月17日,在位于昭蘇縣的伊犁德勝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給企業運送訂單馬鈴薯的車輛絡繹不絕,作為生產原料的馬鈴薯源源不斷進入生產車間,經過清洗、去皮、切片、蒸煮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制成馬鈴薯淀粉,銷往全國各地。
目前,昭蘇縣共種植馬鈴薯6000多畝,今年預計產量2.36萬噸。伊犁德勝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馬鈴薯日處理量850噸以上,每日淀粉產量150噸左右。今年初,該公司通過訂單農業促進馬鈴薯種植豐產增收,實現了企業效益和農戶增收雙贏。
昭蘇縣洪納海鎮開斯克村村民馬新寧種植了1000多畝馬鈴薯,得益于管理得當,他家的馬鈴薯喜獲豐收。馬新寧說:“今年馬鈴薯的畝產量較往年增長不少,達到4噸多。我跟企業簽訂了馬鈴薯收購合同,免去了后顧之憂。”
打造品牌
連線人:吉木乃縣融媒體中心 加依娜·哈德力別克 雒琛
10月16日,走進吉木乃縣烏拉斯特鎮阿克加爾村,村民正在田地里收獲剛翻出土的馬鈴薯。
今年,阿勒泰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駐阿克加爾村“訪惠聚”工作隊在發展庭院經濟上著重發力,打通馬鈴薯的種、產、銷服務鏈,打造阿克加爾天然馬鈴薯品牌。
在種植上,工作隊投入30萬元項目資金建成蔬菜大棚,培育菜苗并免費發放給村民,開展示范種植與現場教學,同時工作隊組建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進行現場指導。
駐阿克加爾村“訪惠聚”工作隊第一書記庫力夏麗·阿依別托拉說:“為打造阿克加爾天然馬鈴薯品牌,我們邀請了轄區村民當代言人,專門定做了1000個包裝箱,聯系市場推廣銷售馬鈴薯60噸,讓老百姓放心種、安心收。”
阿克加爾村馬鈴薯種植大戶吐斯甫汗·托太,就是天然馬鈴薯品牌代言人,他和老伴種植了3畝馬鈴薯。吐斯甫汗說:“今年我種的馬鈴薯產量高,銷售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