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以文潤城以文興業打造文化強市
(相關資料圖)
“才子之鄉、文化之邦”底蘊深厚,自古文風昌盛。近年來,撫州市緊緊圍繞文化強市戰略,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堅定文化自信,銳意守正創新,創新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當前,撫州市以臨川文化為支撐,整合紅色、戲劇、書院、中醫藥、古村落等文化,統籌推進文化鑄魂、文化惠民、文化賦能、文化興業,著力構建“文化撫州、夢想之舟”品牌體系,吸引、激勵和帶動更多人在撫州這片充滿文化氣息的沃土干事創業、投資興業。
以文潤城,彰顯文化撫州魅力內涵。成功摘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一金字招牌,被列為全國首批8家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城市之一,榮獲“中國詩歌之城”稱號……文化正滋養著這座城市,讓這座城市顯得溫潤而厚重。為提升文化引領力,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步伐,近年來,撫州市深入挖掘戲曲文化、紅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資源,多次舉辦湯顯祖戲劇節暨國際戲劇交流月活動,推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經典劇目在全國巡演,打響“我在牡丹亭等你”文化品牌;創作《一件紅軍血衣》《秀妹子》《不滅的記憶》等一批優秀紅色題材情景劇作品,多維度、立體化展現撫州深厚紅色基因;依托種類豐富的民間文藝資源,實施民間文藝版權引領、創造、保護和促進“四大工程”,建設撫州市民間文藝版權博覽館,激活民間文藝版權價值,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當前,撫州正充分發揮文化優勢,依托文化資源,著力塑造“文化撫州、夢想之舟”品牌,讓城市的文化標識更鮮明、更醒目,更好展現當今撫州開放開明的新時代形象。
以文興業,匯聚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近年來,撫州市大力提升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該市建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庫,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多方式推介項目,吸引國內外資本參與文化產業項目投資開發。優化承載平臺、用好產業政策,為文化產業提供豐沃土壤。該市先后建成江西榮華人工智能產業園、宜黃金鋒玩具產業園、黎川油畫創意產業園、江西元宇宙終端產業園等文化產業園。2022年,全市新開工重大文旅項目10個,投資總額84.26億元;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增長24.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同時,該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旅游景區、特色街區、商業綜合體等文旅消費聚集區,組織開展一系列文旅活動,拉動線上線下文旅消費;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撫州段)建設,加大紅色旅游開發力度,形成紅色旅游資源體系;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和傳統中醫藥特色,催生森林康養產業新業態,釋放出文旅深度融合潛能。一季度,撫州共接待游客1372.5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2.56億元。(記者鐘海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