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熱點:寧夏修訂45個系列(專業)職稱評審條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日前下發《關于做好2023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切實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推出優秀人才可不受學歷資歷限制、論文不再作為職稱申報中的“一票否決”項、暢通民營企業參評渠道、服務重點產業發展、職稱評審權限大幅下放等一系列硬招實招,持續營造“不拘一格評人才”的良好氛圍,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自治區將通過建立更加科學的職稱評價體系,破除“唯論文”“唯獎項”“唯學歷”傾向,對現行45個系列(專業)職稱評審條件進行新一輪修訂,突出品德、能力、業績、貢獻評價,既評“全優生”,也評“特長生”。對于衛生、藝術、中小學教師等實踐性強的專業系列,不再將論文作為參評職稱的必要條件,建立“菜單式”評審指標體系;對于自然科研等研究屬性突出的專業系列,注重對科研原創性貢獻、學術影響力和研究能力的評價。今年,工程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專業技術人員可提交自主完成的專利成果、技術報告、軟課題研究報告、規劃設計方案、施工或調試報告、工程試驗報告、行業工法等代替論文進行面試答辯,推動評價與實踐結合更加緊密。不把獎項和人才稱號等作為申報職稱的限制性條件,健全科學的職稱評價機制,激勵引導人才職業發展。對達不到規定學歷要求、業績貢獻較為突出的申報人員,由2名以上正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綜合業績貢獻推薦申報,突出實績“論英雄”。
自治區針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長期未參評職稱,有申報意愿后受層級限制只能從初級開始申報的實際問題,首創突破職稱管理層級的評審方式,進一步打破戶籍、身份、檔案等限制,為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創造便利條件,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年限較長、未參評過職稱、業績貢獻達到評審條件的,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7年可申報中級職稱,滿15年可參評副高級職稱;對市場業績突出、企業效益顯著和社會貢獻較大的民營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可直接申報高級經濟師考試,考試合格可直接參評高級經濟師職稱,最大限度幫助民營企業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聚焦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發展需要,自治區以市場評價為導向,縱深推進重點產業領域職稱改革,探索在新興職業領域增設數字工程、葡萄酒工程、藥學(非臨床單位)等專業職稱系列,對現代化工、輕工紡織、新材料專業分別開展專項評審,設置符合產業特色的評價標準,加快實現“一產一策”“一鏈一策”。鼓勵高校、科研院所教師、科研人員與企業開展合作,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或作出突出貢獻的可破格參評工程系列高級職稱,業績優秀的柔性引進人才可在自治區參加職稱評審,加快推動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自治區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專業組織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保障基層和一線用人單位自主權,進一步擴大職稱評審權力下放范圍。全區衛生系列正高級職稱由自治區衛健委高級職稱評委會組織評審,副高級由各地市評委會組織評審;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副高級及以下職稱評審權限下放至具備條件的中職院校。繼續推進職稱評審試點,各地市選擇1—2個具備條件的公立醫院、中小學開展自主評審試點。各地市將逐步向條件成熟的市(縣、區)、工業園區、大中型企業下放相關專業職稱評審權限,推動形成充滿活力的人才評價管理和運行機制。記者 馬照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