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球精選!銀行主推銀保產品 增額終身壽險搶占“C位”
近日,部分儲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經理再度將銀保產品作為主推的對象。記者在走訪調查過程中發現,目前預定利率在3.5%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成為保險公司銀保渠道營銷的“拳頭”產品,深受銀行客戶的追捧。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主推銀保產品,是由現階段理財產品的供需格局決定的。理財產品凈值化后,收益率隨市場波動,無法有效匹配傳統理財用戶對保本剛兌投資的潛在需求,保險理財產品因其稀缺的剛兌屬性開始受到投資者追捧,以增額壽險為典型代表。就銀保渠道的產品演化來看,儲蓄型保險產品具有剛需屬性,且與銀行客戶契合度高,有望在較長時期內成為銀保渠道的主流產品。
保險產品競爭力凸顯
(相關資料圖)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目前銀保產品是理財經理推銷較多的產品。多家銀行理財經理透露,在利率走低的預期下,保險產品競爭力更加凸顯。同時客戶的長期儲蓄需求不斷提升,保險產品成為尋求中長期保本收益客戶的選擇。
“近期來咨詢購買保險產品的客戶非常多,增額終身壽險作為具有保證收益且長期收益可達3%以上的稀缺產品,受到市場追捧。”某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
據上述理財經理介紹,增額終身壽險是銀行代銷保險產品中的主力軍,其明顯的優勢在于內部收益率的相對確定性。單從財富增值角度看,增額終身壽險每年的現金價值是多少,都清清楚楚地寫在合同里,客戶比較容易明白。另外,增額終身壽險持有的時間越長,“復利”越高,因此,增額終身壽險可以鎖定長期利率。
不過,也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增額終身壽險并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若資金不是處于超長期閑置狀態,增額終身壽險并不是最佳選擇。可以考慮其他保險產品,例如年金險。
從上市銀行去年年報相關披露數據來看,代銷保險收入已成為銀行拉動業績增長的重要發力點。年報顯示,多家銀行代理保險收入同比取得較大幅度增長。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對記者表示,當下,理財類客戶的風險偏好仍比較保守,青睞低風險類產品。同時,隨著存款利率不斷走低,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吸引力也在下降。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代表的保險類理財產品,目前預定利率在3.5%,相比之下較高。因此銀行理財經理積極向客戶推薦,從而形成了比較火熱的銷售局面。
業內人士指出,在增額終身壽險等產品熱銷的機遇下,銀保渠道規模價值有望繼續高增長。
做好資產配置組合
多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經歷了市場的變化,不少客戶意識到了資產安全的重要性,因此較為安全穩健的保險產品需求度大幅度上升。
不過,于百程也提醒,增額終身壽險和傳統理財產品畢竟不同,需要比較長期才能體現出收益,短期退保損失較大,因此客戶需要對不同理財產品屬性有充分了解,再根據自身的需求做出選擇。
談及個人財富規劃,業內專家表示,客戶需要根據自身需求,結合產品的安全性、靈活性和收益性進行綜合決策。
“目前理財產品種類非常豐富,推薦何種產品主要取決于客戶的資金情況和資產配置需求。例如,對于風險偏好較低以及對資金靈活性要求不高的客戶,可選擇購買銀保產品。風險偏好較高的客戶且看好下半年資本市場走勢,可購買基金或者含權類理財產品,另外還可以對各類型產品進行組合配置。”某銀行業內人士稱。
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資產配置上,客戶應該根據自己的真實財務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策略,選擇適合自身的資產配置方案;將資產分散投資于不同的資產類別和行業,避免過度集中投資于某一種資產或單一行業;應該有長期投資意識,避免過度追求短期收益;應該注重風險控制,通過多元、適當的資產配置和專業的風險管理工具,降低投資風險;也要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和自身財務變化情況,及時、靈活性調整資產配置方案。記者彭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