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實時:銀川市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政策出爐
6月13日,銀川市教育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公布《2023年銀川市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方案》,并對招生入學政策進行解讀。方案明確,今年起,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優先滿足所在縣(區)學生入學需求,生源不足時經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審定同意后可適當跨縣(市)區招生,不得跨市域范圍招生;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不得放棄錄取,對放棄錄取的初中學生,中考將不能享受“指標到?!闭?。銀川市三區普通高中藝術、體育特長生招生專業測試工作由銀川市中小學招生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實施。
嚴格做好義務教育招生工作
(資料圖片)
科學合理劃定片區。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全面實行劃片就近入學,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常住人口學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加強生源分布情況分析,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原則,為每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科學劃定招生片區范圍,片區劃定后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實行單校劃片,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可穩妥推進多校劃片。
規范報名信息采集。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
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總體要求,分別明確小學、初中學生錄取的具體方式和規則,切實保障入學機會公平。原則上,2023年城市小學入學年齡截至2017年8月31日,農村小學入學年齡截至2017年2月28日,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轄區招生工作實際確定是否統一城鄉適齡兒童入學年齡。
小學入學一般采取登記入學,初中入學一般采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片區內登記報名人數少于學校招生計劃的,學校應全部錄??;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的,按照已明確的規則錄取,其余未錄取學生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相鄰片區就近協調安排入學。
全面落實公民同招。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和銀川市關于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和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的規定要求,對基本辦學條件不達標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一校一策”建立整改臺賬,經整改仍不合格的,逐年核減招生計劃。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被錄取的學生不得放棄錄取,未被錄取的學生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區域內公辦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規范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
嚴格考試科目分值。2023年全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和口語20分)各120分,物理75分,化學65分,道德與法治70分,歷史30分,地理、生物各30分(選擇一科計入中考總分,另一科以ABCDE等級制呈現),體育與健康50分,信息技術15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各10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25分(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7分,廉潔與修身教育3分,平時學習成績5分,表現與特長評價10分)。音樂、美術、書法、綜合實踐成績采用合格和不合格等級制呈現,不計入總分。
規范招生錄取范圍。自治區屬、市屬和市轄區屬公辦普通高中在市轄區范圍內招生,縣(市)屬公辦普通高中在縣域內招生。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范圍與當地公辦普通高中一致;生源不足的,可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在轄區內適當統籌調劑,不得跨市域范圍招生。進一步壓減自主招生跨區域分配指標,到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全部按照規定區域招生。
優化招生錄取方式。公辦普通高中招生,分為自主招生、指標到校和擇優錄取三個錄取批次。“指標到?!迸武浫?,嚴格落實優質公辦普通高中統招計劃的60%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政策(簡稱“指標到校”),其余40%的統招計劃實行擇優錄取。考生必須具有銀川市三區戶籍(戶籍動遷認定時間為當年中考報名前),且在初中畢業學校有兩年以上學籍并實際就讀兩年以上,方可享受“指標到?!闭撸ú缓斈攴艞壝褶k初中錄取資格的學生),凡弄虛作假者將被取消中考“指標到校”資格。對享受“指標到校”資格的銀川市三區農村初中學??忌山档头謹刀螀⒓愉浫?。沒有錄滿“指標到?!庇媱澋膶W校所剩名額劃到“擇優錄取”批次中錄取。對于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中學校,采取征集志愿的方式進行補錄,錄滿為止。
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堅持民辦普通高中與公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公辦普通高中“指標到校”錄取時,民辦普通高中按照不超過招生計劃60%的比例招生,考生必須統一在網上填報志愿,由銀川市中小學招生領導小組進行錄取;剩余招生計劃與公辦普通高中進行“擇優錄取”,錄滿為止。對于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民辦高中學校,采取征集志愿的方式進行補錄,錄滿為止。
方案提出穩妥做好特殊群體招生工作,保障隨遷子女入學,保障殘疾兒童入學,落實教育優撫政策,探索實施多孩家庭子女同校就讀辦法。記者 高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