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觀點:爭取每街道至少建一家普惠托育
二十大報告明確將“幼有所育”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6月26日至27日,廣州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五次會議,聽取并審議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廣州市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報告》(簡稱“報告”)。
報告稱,廣州有超千家托育服務機構,提供5.45萬個托位,但超75%為營利機構,收費超出家長預期。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快普惠托育多元供給,鼓勵和支持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歲至3歲幼兒,推進用人單位辦托,引導國有企業開辦托育等,并將爭取每個街道至少建設一家普惠托育機構。
廣州:托育機構數量和托位數居廣東省前列
(相關資料圖)
2023年,廣州市入選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在加強頂層設計上,廣州將托育服務發展指標列入《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廣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確立了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力爭達到5.8個的目標。
此外,廣州市還制定發布廣東省首個托育領域公共服務類地方標準《托育機構衛生保健評價規范》,大力發展社會力量辦托、用人單位辦托、幼兒園開設托班、一園一中心等多元供給托育模式。
報告稱,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廣州市登記注冊且實際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共1002家,提供托位數5.45萬個,每千(常住)人口擁有托位數3.20個,機構數量和托位數均居廣東省前列。2023年,廣州市17家托育機構入選首批省級示范性托育機構,數量占廣東省四分之一。
在財政支持方面,廣州市本級財政每年安排165萬元對各區嬰幼兒照護優質服務示范點給予獎補,每年安排80萬元支持“婦兒中心家庭發展研究與服務項目”。
目前,廣州市有11所中職學校開設幼兒保育專業,近3年招生人數增長超過50%。截至2023年4月底,已備案保育師等“托育”類工種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38家,累計開展等級認定21725人次,獲證18979人次,累計開展托育照護專項能力考核近萬人次。
人大調研:托育服務75%為營利機構收費超家長預期
廣州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在前期實地調研、座談論證、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形成了《關于廣州市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簡稱“調研報告”)并提交。
對于當前托育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提到,托育服務總量還存在不足,距離“十四五”期末國家規定的每千(常住)人口擁有托位數4.5個,廣東省的5.5個、廣州市的目標5.8個還有差距。而且,托育服務中普惠服務占比低,75%以上為營利性商業機構,收費普遍超出家長的心理預期。
調研中,大多數家庭傾向選擇幼兒園開設托班、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開辦托班等價格較低且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務,但這類普惠服務供給較少。導致在當前托位數總量不足的情況下,仍有約一半的托位閑置。
托育機構備案率不高也是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托育行業準入門檻低與備案要求較高形成鮮明對比,托育機構申請備案的積極性不高,申報率和備案通過率均不高。目前,廣州市751家托育機構(不含幼兒園托兒所)中僅366家申請備案,其中通過備案的220家,備案率僅為29.29%。
將鼓勵幼兒園開設幼兒托班引導國有企業開辦托育
調研報告建議,統籌規劃托育服務供給結構和布局,建設“街道-社區”普惠性托育設施模式,實現“一街鎮一普惠”,并修訂完善《廣州市居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管理暫行規定》等,將獨立設置的托兒所等公建配套托育設施納入無償移交范疇。
同時借鑒其他城市經驗,探索在符合建筑安全標準前提下,相關部門對托育機構資質辦理提供便捷有利的支持,探索簡化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托育機構消防驗收流程。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周端華表示,接下來將強化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進一步加快普惠托育多元供給。其中,合理利用現有學前教育資源,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歲至3歲幼兒;推進用人單位辦托,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支持大型園區建設服務區內員工的托育設施;引導國有企業開辦托育,鼓勵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以市場化原則建設托育園,逐步開啟自主品牌和運營管理服務的對外輸出。
同時,嚴格落實新建居住區規劃建設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托兒所,實現與住宅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盤活利用國有閑置場地,支持企業盤活閑置場地開辦托育服務,降低企業整體辦托成本。補齊社區托育服務短板方面,將爭取每個街道至少建設一家普惠托育機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