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降低保證金利率由0.25%調整至0.2%
(資料圖片)
在銀行調降存款利率之后,券商也跟隨其后。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近期信達證券、國融證券、安信證券等多家券商均在官網公告,將客戶保證金活期存款年利率下調0.05個百分點,由此前的0.25%調整至0.2%。
以安信證券為例,公司在官網公告稱,自2023年6月21日起,公司人民幣保證金存款年利率由0.25%調整為0.20%。2023年3月17日至利率調整日止,個人投資者人民幣保證金按0.20%的利率結計利息,機構/產品投資者人民幣保證金按0.25%的利率結計利息。
記者查閱了多家券商官網,發現雖然目前多數券商官網并未進行此類公告,但致電詢問獲悉,不少券商已經“悄悄”下調客戶保證金存款利率。有券商營業部人士告訴記者,之前公司執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為0.25%,近期已下調至0.2%。還有券商人士表示:“我們的保證金利率跟銀行保持一致,隨著銀行活期利率下調而下調,不會特意在官網公示。”
這不是券商首次下調投資者保證金利率。2022年9月,誠通證券、信達證券均在官網公告,從2022年9月21日起將客戶保證金活期存款年利率下調為0.25%。
“只要是在證券賬戶余額中看到的資金,都會按年化收益率計算活期利息。如果利率下調,相當于投資者保證金的活期利息減少了。”券商人士表示。
就影響而言,證券保證金賬戶存款利率下調對中小投資者影響不大。一方面,保證金利率下調幅度較小;另一方面,單個投資者保證金金額可能并不會很大,有一部分甚至可能簽約了券商保證金理財產品。
保證金活期利率調整與否,對券商本身影響更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對券商而言,息差是筆不小的收入:投資者將資金存入券商保證金賬戶,券商向投資者支付活期利率,而銀行則會向券商支付同業存款利率,兩者之間會形成至少一個百分點的利息差。
“券商下調保證金利率,表面是跟隨銀行‘降息’,實質上是為了避免息差縮水。”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保證金的利差收益是券商利息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家頭部券商的2022年年報顯示,在利息凈收入中,有存放金融同業利息收入明細,其中客戶資金存款利息收入超過20億元。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相關數據仍停留在2022年6月30日,暫未更新該指標的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6月30日,140家證券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為2.13萬億元。記者 徐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