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是個“天然攝影棚”
化妝、給顧客挑選服裝、做造型……7月6日10時,位于喀什古城阿熱亞路的三毛旅拍店熱鬧起來。“今天預訂的顧客有10位。”店主馬繼婷邊招呼進店的顧客邊介紹。
色彩艷麗的特色服裝、精美別致的頭飾讓整個店鋪民族味十足。店里多以維吾爾族服飾為主,還有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的特色服飾。雖已過了古爾邦節客流小高峰,但每天依然有不少游客來店里拍照。
“店里有150件特色服裝,款式多,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游客的需求。”馬繼婷告訴記者。梳妝臺的架子上,還擺放著各種精美的耳環、項鏈、發飾等供游客選擇。
(資料圖)
馬繼婷是銀川人,她與古城結緣的故事要從2017年說起。
當年,從事婚紗攝影工作的馬繼婷被派到喀什工作。每天往返于公司與宿舍,她總能看見喀什古城前停著很多旅游大巴。“第一次去喀什古城,我就被這‘天然的攝影棚’吸引。”馬繼婷說,當時,她就有了將婚紗攝影店搬進古城的想法。
“起初,我們只是把喀什古城作為拍婚紗照的外景地,后來我發現來古城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常去取景的尋常街巷,拍照還得排隊。我覺得是時候在古城里開店了,讓游客穿上特色服飾逛古城,可以留下最美的瞬間。”馬繼婷說,2020年底,三毛旅拍店正式營業。
如今,在不收門票的5A級景區——喀什古城拍一組穿特色服飾的美照,成為不少游客來喀什后的必選項。喀什古城的旅拍店也從三年前的2家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家,每天接待旅拍游客逾千人(次)。
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服務好每一位顧客?
馬繼婷帶著自己的團隊,通過走訪古城的住戶、翻看老照片、查閱資料等途徑,尋找服飾搭配與拍攝靈感,再與古城的裁縫店合作,設計縫制特色服飾,還有土陶、民族樂器等拍攝道具,也都是在古城淘來的。“開店頭兩個月,我們只有兩套服裝、一頂花帽,現在使用的這些頭飾都是化妝師自己設計制作的。”馬繼婷的眼里充滿了自豪。
馬繼婷的第二家旅拍店——西遇旅拍也開起來了。服務態度好、產品佳,慕名來店里拍照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每天9點多準時開店,兩個店今年備了7組化妝師、攝影師,生意好的時候,得忙到凌晨。”馬繼婷說。
為了規范旅拍行業,喀什古城景區管理委員會組織商戶成立了美拍協會。“協會成立后,出臺了服務規范,引導商戶從‘拼價格’向‘拼服務’轉變,保障了旅拍行業的健康發展。”馬繼婷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