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寬窄巷子 歷史文化街區與現代商業結合的典范
逛古街,品小吃,看川劇……7月28日,趁暑假,重慶游客文女士帶著孩子來到位于成都市青羊區的寬窄巷子景區游玩了一上午,“雖然來過很多次,但總感覺耍不夠。”
和她一樣“耍不夠”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作為成都文旅界“頂流”代表,寬窄巷子長期“霸占”成都必游地榜單前列,在川渝兩地乃至全國的古鎮(傳統風貌區、歷史文化街區)“圈子”中具有頗高知名度。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一方面有賴于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印記和古色古香建筑風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近年來提檔升級打造品牌文化促進川渝互動、產業融合的探索。
(相關資料圖)
寬窄巷子究竟有何魅力?
以歷史文化為基,打造老成都生活樣態的活化區
寬窄巷子位于成都市核心地段,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老街及其間的45個四合院落群組成,是成都三千年少城文化和三百年滿城文化的最后遺存,其建筑特色被譽為“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風格在南方的孤本”,是成都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
據成都文旅寬窄巷子文化產業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早期的寬窄巷子建筑因年代久遠、危房多、環境差、安全隱患突出。近年來,景區按照“原狀維修和落架重修,修舊如舊”的原則和“一院一景、一院一品”的理念,將北方胡同文化與川西四合院文化有機結合,打造老成都生活樣態的活化區。
2018年,寬窄巷子步行街被商務部納入全國11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兩年內,我們在街區環境優化、商業品質提升、智慧街區建設、文化品牌塑造上加大了投入力度,街區整體品質進一步提升,體驗度進一步增強。”上述負責人說,通過周邊硬件與軟件同步改造提升,盡可能使歷史傳統與現代生活和諧共處。
如今,在寬巷子和窄巷子,保留了成都原汁原味的院落文化,以簡潔樸素的街面設計突出道路兩旁院落的精致,以植物結合建筑的形式,營造出安靜的氛圍。而井巷子是寬窄巷子最開放、最多元、最動感的消費空間。同時,寬窄云智慧游平臺,開發推出5G消費應用新場景,讓“快”技術融入“慢”生活。
深化業態轉型升級,“寬洪大量”已成為巴蜀文旅“流量擔當”
如何實現歷史文化保護街區與現代商業的成功結合?寬窄巷子一直在探索。
面對國內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寬窄巷子內外兼修,一方面推出匠造所“劈叉熊貓”等裝置塑顏值,另一方面引入《Show·看成都》進寬窄,上新如意咖啡、魯班工坊增內涵,構建多維度院落體驗,深化業態轉型升級。
由于寬窄巷子地理位置優渥,省內外游客比率均衡,作為成渝重點客源地的城市營銷新地標,不斷提升旅游開放合作水平,受到了省內外的關注,成為城市營銷、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成果展示、品牌推廣等對外展示的“城市會客廳”。
川渝正結合消費新趨勢,創新開展文旅品牌聯合營銷。今年4月底至5月下旬,寬窄巷子和洪崖洞攜手推出數字徽章送祝福活動,采用交互數字藏品引領游客沉浸式享受都市旅游,游客可憑徽章享受兩家景區內部分展覽的門票優惠。如今,由成都寬窄巷子和重慶洪崖洞組成的“寬洪大量”組合,在品牌聯播、市場營銷、產品互推、游客導流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寬洪大量”已成為巴蜀文旅“流量擔當”。今年春節期間,洪崖洞景區接待游客93.6萬人次,比2019年春節增長36%;寬窄巷子接待游客105.26萬人次,比2019年春節增長370%,雙雙創下開街以來節假日最高接待量。
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實現“流量變現”?上述負責人表示,寬窄巷子正加快構建“歷史有根、文化有脈、商業有道、品牌有魂”的特色景區,探索都市中的“農商文體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持續豐富景區體驗內涵,提升景區消費層次,以滿足消費升級新需求。
關鍵詞: